一、蛇的概述
据资料显示,全世界约有蛇类2500种,其中毒蛇约650余种,能致命的毒蛇约200种,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在30万以上,死亡率约为10%。
我国现有蛇类近200种,其中毒蛇有50多种,具有剧毒的毒蛇主要有10余种,如眼镜王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蝰蛇、五步蛇、竹叶青蛇、海蛇、蝮蛇等。
二、蛇咬伤
蛇咬伤后首先要鉴别是否是被毒蛇咬伤。
1.毒蛇
毒蛇头部多呈三角形,蛇身有彩色花纹,尾短而细。
毒蛇咬伤后在伤处可留有2~4个较大而深的毒牙牙痕。
毒蛇咬伤局部有出血、瘀斑、水疱、血疱甚至坏死,且伤口周围有明显肿胀、疼痛、麻木感,全身症状也较明显。
2.普通蛇
普通的蛇咬伤后,只在人体伤处皮肤留下细小的齿痕,轻度刺痛,可有小水疱,无全身性反应。
三、中毒机制
毒蛇主要经中空的大牙向被咬对象注入毒液,大牙由毒腺导管与位于上颌咬肌下方的毒囊相连,毒液是毒蛇捕获猎物和帮助其分解消化食物的透明或淡黄色黏稠液体,在捕食时咬肌收缩会挤压毒囊,毒液沿毒腺导管从大牙注入咬伤部位,经淋巴管和静脉系统吸收。
四、毒蛇毒液分类
1.神经毒
蛇类:如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
局部症状:局部红肿不明显,牙痕小,无渗液,仅有麻胀感。
全身症状:1-3小时候头晕、嗜睡、流涎、声音嘶哑、言语吞咽困难,视物模糊,严重者全身瘫痪、惊厥等。
2.血液毒类
蛇类:竹叶青、烙铁头、蝰蛇等。
局部症状:局部疼痛、肿胀迅速向近心端蔓延,伴有出血、水疱、坏死等。
全身症状:发热、心悸、烦躁不安、谵妄、鼻出血、少尿或无尿、皮肤黏膜瘀斑、黄疸、心律失常、休克等。
3.混合毒类
蛇类:眼镜王蛇、蝮蛇等。
症状:对神经系统、血液和循环系统损害的症状均可出现,但主次不同,很快致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
五、蛇咬伤后的处理
1.脱离现场,避免二次被咬,不要抓蛇。
2.可以对蛇拍照,或记住蛇的颜色及特征。
3.不要惊慌失措,不要奔跑或大喊大叫,避免加速毒素扩散。
4.放低伤口,避免伤口高于心脏,切勿切开、吸吮或挤压伤口。
5.受伤肢体尽可能保持静止不动,用绷带由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包扎,松紧适度,通过降低淋巴回流速度减慢蛇毒扩散。
6.移除肢体上可能的束缚物,如戒指、手镯等,以避免伤肢肿胀后无法去除。
7.在不能确定是否为毒蛇的情况下都按处理毒蛇的方法处理。
8.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迅速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救治。尽快采取抗蛇毒血清治疗,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六、防止蛇咬伤
1.了解自己所在地有无毒蛇,以及分布情况。
2.在户外,特别是山林工作时,尽量戴手套、穿长筒靴子。
3.途径水草茂密的地方,用竹竿木棍敲打前行。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