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立春时间
2月3日
农历正月初六 星期一
2025年2月3日,立春至。
古语有云:“十二月之运行,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四季轮回的起点。
天地间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春风送暖,万象更新。
寒冬渐远春意浓,推陈出新恰逢时。
新的一年,就从立春这天开始,给自己立个好开头。
立德以润心,立命以定心,立行以安心,开启一年好景致,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日子。
立春过后,春风拂去残雪,带来勃勃生机。
古语言:“仁者,春之德也。”
春天的仁德,在于无私滋养万物,让大地绽放绚烂。
人也应如此,在这阳气回升的时节,修养自身品德,心怀仁爱,温暖他人。
范仲淹当宰相后,建立义田,庇护弱者,善行惠泽天下,万人敬仰。
明代名臣杨荣,早年归乡守孝期间,慷慨救济乡邻,事后将所有借据付之一炬。乡民感其恩德,纷纷举荐他重返朝堂。
他们用自己的善行,温暖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根基不深,撑不起栋梁大厦;德行不深,赢不来真诚信任。
立春时节,草木归根,春风带暖,给生命带来慈爱与生机;
为人也当效法天地,人心归善,才能受德行滋养。
今日立春,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过去一年,我是否足够关心他人,是否播种了足够的善良和爱心?
《礼记》有言:“德润身。”
刻薄消磨福泽,厚道丰盈人生。
为人处世,本当心存善念,多行善举。
只有行善积德的人,才能在风雨中稳步前行,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积累起深厚的福气。
愿我们每一个人在这新一年的开始,立下良好德行,为自己种下一颗善心,也为身边的人注入一份温情。
《康诰》有言:“唯命不于常。”
人生在世,唯有命数变幻莫测,难以揣摩。
所以漫漫人生路,从没有人会一直顺风顺水。
但找准自己位置的人,自能在不屈中搏得好命。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在事业的低谷期,感到前途渺茫,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一天,他在公园里遇到一位老人,老人告诉他:“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心中有光,才能不惧风雨。”
年轻人深受启发,从此振作起来,努力奋斗,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一份坚韧,正是立春立命之精髓。
正如《周易》上说:“正位凝命。”
心性、念头,无不时刻左右着一个人的命运。
行走于世,难免被生活迷乱了眼,被苦难疲惫了神。
唯有一颗安定的心,能让未来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宋代文豪苏轼,一生坎坷,屡遭贬谪,却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立春时节,苏轼常于贬所种下梅树,以梅之傲骨自喻,来激励自己乐观生活。
每个立春的到来,无不穿越了那刻骨铭心的严寒。
每个幸福的人生,无不曾流下过令人心酸的泪水。
所以天虽尚寒,心应早已向暖。
孟子有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今日立春,在心中立出一道春光,让这个道春光,扫除你心中的阴霾,清除你无谓的内耗。
在暖阳中开启新一岁的征程,才不会辜负花团锦簇,才不会错过似水柔情。
古人有言:“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清晨的辛勤播种,能换来黄昏的满仓果实;
一年的默默付出,才能赢得人生的幸福美满。
生活中,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也没有轻而易举的幸福。
明代文学家张溥,为了磨炼文笔,整日抄书,一本书反复抄写七次,手上长满老茧,最终成为一代名家;
元代戏曲家高明,为创作《琵琶记》,把自己关在小楼上三年,日夜钻研,楼板被踏穿,桌子被拍出印痕,才成就了这部经典之作。
生命是一种回声。
所以生活从没有不劳而获的运气,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
老话就说得好:“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世间成功的道路虽多,但真正能达成目标的却少之又少。
再多的知识,再好的想法,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变为现实。
也只有那些勇于行动、勤奋努力的人,才能抓住更多机会,实现目标,收获成功。
今日立春,放下“天上掉馅饼”的臆想,握紧“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的信念。
把行动交给现在,努力早起、自律、勤奋,随后把结果交给时间。
就像四季轮回不问时节,待到时机成熟自会结果,上天自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你所期待的未来终会到来。
▽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
岁月悠悠,春风十里。
立春,犹如一道隔绝冬春的门。
门外依旧寒冷,门内却已春意盎然。
今日立春,让我们拂去过往的灰尘,迈开腿,敞开心。
立德以承载福泽,立命以涵养心境,立行以播撒希望。
春光,从不会负赶路人。
立春时节,让我们立下新的目标,立下新的命运,用努力和坚持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愿我们的生活春风得意,在新的一年里与一切美好不期而遇。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在立春的日子里,立下属于自己的一番光景。在新的征程中,勇敢前行,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