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老有所依”。
人到老年,依靠子女,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子女孝顺父母,是不是就意味着什么都要替老人做主呢?
老人年纪大了,七八十岁了,子女出于关心,很多事情想帮忙处理,这是好心。
但有些事,帮忙过头了,反而可能让老人不舒服,甚至不开心。
所以,尽管儿女再孝顺,也不要替老人做这4件事,切记!
01
不要替老人做所有决定
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七八十岁了,
但很多老人头脑清楚,对自己生活里的事情,是有自己的想法和习惯的。
比如,穿什么衣服,早睡还是晚睡,早饭喜欢吃点什么。
这些日常的小决定,老人自己能做。
如果子女觉得老人年纪大了,什么都不让他自己做主,穿哪件衣服要听你的,几点吃饭睡觉也要管着,
这会让老人觉得自己不被尊重,像个孩子一样被照顾。
老人需要自主权来保持自信。
子女可以给建议,但最终的这些小决定,还是让老人自己拿主意比较好。
02
不要强行改变老人的养老方式
有的老人习惯住在自己熟悉的老房子里,习惯了街坊邻居;
有的老人愿意去条件好的养老院住。
选择怎么养老,老人自己最清楚哪种方式更自在。
古人讲过:“孝之至,莫大于尊亲。”
孝顺的最高点,是尊重父母的意愿。
电视剧里有这样的一个事:
儿子觉得老母亲一个人住在乡下旧宅不安全,生活不方便,硬是把老人接到城里自己的大楼房住。
但老人住惯了乡下,习惯宽敞的院子和熟悉的老邻居。
在城里高楼里谁也不认识,出门也不方便,
整天只能对着电视看,没住几个月人就烦了,总想着回去。
你看,儿子本意是好的,
但没尊重老人自己的意愿和习惯,结果是老人过得并不开心,心里憋闷。
所以,只要老人身体情况允许,环境没有大的危险,
他想在哪里生活,想用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子女应该尊重这个选择。
03
不要替老人管钱财
人辛苦一辈子,老了有些积蓄是应该的。
老人自己的存款和开销,自己有数,自己管着,通常心里更踏实。
我认识一位朋友,他很孝顺,怕老父亲年纪大了被人骗,
或者自己记性不好乱花钱,就把老人的存折、银行卡都收在自己手上。
每个月给老人一点生活费,要花什么大钱都需要跟子女申请。
时间一长,老人感觉很难受。
想给来看望的孙子孙女买点零食零花钱,都要伸手跟子女要。
有时想买点自己喜欢的小东西,也不好意思总开口。
后来父子之间,因为这事闹得很不高兴。
孝顺不是要把老人当成不懂事的人来管。
子女可以关注大笔的钱花在哪里,防止真的被骗。
但日常的开销花费,老人自己能做主,自己花钱方便,心里也更有尊严感。
04
不要过分依赖老人陪伴解闷
老人年纪大了,需要安静的休息时间。
有些子女虽然已成家立业,
但遇到工作不顺心、夫妻吵架、孩子教育烦恼这些事,
总喜欢跑回父母那里,一坐就是大半天,不停诉苦。
七八十岁的老人,精力没年轻人那么好,听着这些烦心事,
一方面会替子女着急担心,晚上睡不好觉;
另一方面,时间久了他们自己也觉得疲惫不堪。
孝顺的子女,要理解老人需要清净的时光休养。
自己生活里的烦恼,可以找同龄朋友、配偶或者专业人士说说聊聊。
如果能经常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简单分享点好事情回去看看老人,这样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反而更好。

05
写在最后
古人云:“敬,德之聚也。”
尊敬长辈,是美好品德的根本。
我们都说要孝顺老人,但真正的孝顺,不只是给钱买东西、照顾生活。
更重要的是懂得尊重。
尊重老人为自己做主的意愿,尊重他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尊重他们独立生活的尊严感,同时也尊重他们晚年需要的清净。
子女把握好这个度,让老人活得安心、顺心、省心,这才是为他们好。
记住了这一点,家里的老人才能安享晚年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