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关节痛管用,筋骨通了,瘀血散了,就不痛了——活血丹

蓠边陌上无闲草,天地为炉造化工如果您也热爱花草树木,崇尚健康生活,点击关注“飞鸟丫”一起探索植物,解锁身边更多的中草药,让中医药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在山野的潮湿角落、溪畔石缝或林下草丛中,常有一种毫不起眼的植物匍匐生长,它植株矮小,叶片心形,圆圆的,远看以为是铜钱草,俯下身来仔细观看却大有乾坤,它的叶面纹路深刻如网,贴着地面蔓延,一节节生根,仿佛在地上编织绿色地毯,茎秆四棱形且密被细毛。这看似平凡的植物,实则是中医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活血丹

活血丹的名字,直指其核心功效——“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其别称很多,因为它的叶子形似铜钱,被称作“金钱草”、“连钱草”,因其疏通筋骨之效,被称作“透骨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能通经络,散瘀血”,名称由此传承,《植物名实图考》叫“佛耳草”,有地方还叫“遍地香”“钻地风”。

活血丹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四棱形,具白色柔毛,一长就是一大片;对生,心形或肾形,边缘带着细碎的圆齿,像一枚枚迷你铜钱,叶面脉络凹陷如雕刻,每片叶子上都有18个齿痕,就像18个缺口,叶柄又细又长,轻轻一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花期在3-5月,开花的位置在叶子旁边,冠淡蓝紫色,唇形花冠下裂片具深色斑点,形似蝴蝶驻足,独特而雅致;果实为小坚果,内含一粒种子。喜湿润环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唐代《新修本草》已有活血丹入药记录,《本草拾遗》称其“主热毒肿痛,通利关节”。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详述其“治跌打损伤,通经络”。

其性辛、微苦,微寒;归肝、肾、膀胱经。辛能行散,苦能泄降,微寒清热,故能活血而不燥,清热而不峻

◆通经络,祛风湿:为治风湿痹痛要药,缓解关节肿痛、屈伸不利。 

◆化瘀止痛:针对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内服外敷皆可。 

◆利水通淋:促进排尿,缓解淋证、水肿,尤适用于泌尿系结石。 

◆清热解毒:用于疮痈肿毒、虫蛇咬伤,捣烂外敷可消肿解毒。 

◆痛风克星:通过利尿降尿酸、抗炎镇痛,缓解痛风急性发作。 

◆结石克星: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排出,常用于肾结石辅助治疗。

一般在5月春夏花期采收全草,此时叶片饱满,药效醇厚,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可煎汤内服、外洗、捣烂外敷。 

民间实用验方1、治风湿痹痛,活血丹30克、威灵仙15克,煎汤内服,再趁热熏洗患处,每日一剂,坚持数日可见松动;2、治痛风急性发作,用鲜草捣汁加黄酒少许送服,或干品煮水代茶饮;3、治泌尿结石,活血丹50克、鸡内金10克,水煎分次服用,连用7日;4、跌打外敷方:鲜草加葱白捣烂,敷于患处,纱布固定,每日一换,能快速消肿止痛;5、治脚气水肿:活血丹煮水温热泡脚,每次20分钟,连泡一周,脚肿渐消。6、治闭经痛经:活血丹15克,搭配益母草、当归、红糖调味煎服,活血通经效果好。

注意事项:它的活血力强,孕妇忌用,月经期慎用;体质虚寒、便溏者慎用,必要时配伍温中药;过敏体质外敷可能引起皮疹,试敏后使用。

活血丹虽平凡无奇,不起眼,却集通络、祛风湿、排石、止痛之功于一身,堪称“草中通者”。

古籍记载到民间验方,它始终是中医眼中化解瘀滞、疏通筋骨的良药;除了药用价值外,在秋季,你遇见它,可以采摘一些它的嫩叶,回家焯水后当野菜食用,可炖肉、做馅、凉拌、炒、做汤或制成干菜。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W+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