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夫妻亲”还是“兄弟姐妹亲”?从心理学角度,告诉你真相

装电视剧中,总是能看到一些纨绔子弟这样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意思是说,手足不可断,衣服可随时换。这说明了,在古代人眼里,兄弟姐妹情,远大于夫妻情。

可到了现代又不一样,多少人结婚后,就跟家里人淡了联系,只跟妻子孩子,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尤其是当兄弟姐妹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很少主动提及帮助。

当然,也依旧有人认为,就算是结婚了,还是兄弟姐妹更亲。毕竟血缘关系在此,就算是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的关系,怎么会比不上一个“外人”呢?

所以,到底是“夫妻亲”还是“兄弟姐妹亲”?

一百个人有一百个说法,可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答案又不一样,真相总是令人感到意外。

一:“夫妻”比“兄弟姐妹”更亲?

心理学上指出,一个人跟谁更亲密,他跟谁就更亲,而所谓的亲密关系,往往是由三大维度来形成的。

①心理要素

心理要素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安全感,二是自我成长

在夫妻关系中,两个人朝夕不离,成天在一起,一起生孩子,一起养育孩子,一起做决策,正是因为有安全感,才会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如果没有安全感,就不会共同去做这些事情。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两个人结婚的时间越长,他们的面部会越相似,这就是所谓的“夫妻相”。

这是因为,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吃着同样的食物,喝着同样的水,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共同决定家庭的长远计划,成为了所谓的灵魂伴侣。他们遇到一点矛盾,能够因为是夫妻关系,而去包容体谅,实现自我成长。

一旦达到了安全感和自我成长这两点要求,那么心理要素便达到了满足。

而兄弟姐妹的关系,从小生活在一起,安全感是有的,可自我成长这一块,仍旧无法实现。不然怎么会有,同一对父母培养的孩子,一个很有成就,另一个碌碌无为呢?

而那些感情牢固的夫妻,更愿意去改变自己包容别人,实现共同成长。

②行为要素

不论是什么关系,如果能做到沟通、支持、互动,那么就能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而站在夫妻的角度来看,他们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远大于兄弟姐妹。

没有哪一段婚姻是没有矛盾的,而那些能够坚持恩爱几十年的夫妻,一定能够做到时时沟通,支持对方,频繁互动。

这是因为,夫妻是朝夕相处的,他们有足够的机会来做到沟通、支持、互动。而成家后,跟兄弟姐妹相处的时间变少,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聚在一起。

这就导致只有在大事的时候进行沟通与支持、互动,但在生活中的小事上,跟兄弟姐妹完全是零互动。

通过这些行为要素,充分说明了,夫妻比兄弟姐妹更亲。

③情感要素

我们跟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是血缘关系,是一种亲情的纽带,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

而夫妻关系,更偏向于是激动,是对对方的渴望与兴趣、承诺。

两者在情感上的需求与表现是不同的,如要问哪一种情感更深,那必定是夫妻情感

我们跟另一半朝夕相处,从没有血缘关系到亲密互动,其中必定经历了许多的磨合与探索,能够继续延续夫妻关系的,必定是已经认可了对方的性格与人格。

不认同很多人说的,结婚就是找一个人搭伙过日子,更倾向于,结婚就是找一个命运共同体,去共同迎接命运的挑战。

结婚之后,我们需要对彼此的人生负责,因此当对方存在不足的时候,我们更愿意去隐忍与包容,并做到善意提醒,改变提升自己。

而兄弟姐妹,他会有他的家庭,不需要我们去为他负责,因此在情感的连接上会越来越少。

即便是他们有我们不认可的地方,也不会影响到我们对他的看法,因为我们不会跟他们过一辈子,他是什么性格跟我们无关,也就完全不需要去跟他们磨合。

综上所诉,夫妻,在心理、行为、情感上比兄弟姐妹更加亲密。

二:为什么有人觉得,兄弟姐妹比夫妻更亲?

我的一个闺蜜,是独生女,嫁给了有姐姐妹妹的家庭,本着人多热闹的原则, 闺蜜开开心心的嫁过去。

可结婚后,大姑子小姑子成天干涉她们的生活,但凡有一点矛盾,都怂恿她老公跟她吵架,大姑子甚至还当着闺蜜的面说,兄弟姐妹就是最亲密的,你顶多算一个外人。

闺蜜也不是吃素的,不惯着对方,直接去法院提出了离婚,让他们兄弟姐妹一家子过。

其实很多人都有过闺蜜类似的遭遇,不解为什么现在还有这么多“拎不清”的男子,其实,这跟一个家庭的教育息息相关

①控制欲强的家庭

当一个家庭中,出现了一个控制欲强的人,那么他的下一代中,必定会有一个人延续到他的这种性格,从而影响整个家族的兴衰。

比如像闺蜜嫁的那家,儿子没有主见,大姐控制欲强,嫁出去了还不忘插手娘家的事情。

一旦弟弟和弟媳之间有一点矛盾,便会越界,并打着为家好的名头,实则只是一种控制欲在作祟。

②父母没有地位的家庭

有一些家庭很奇葩,儿子结婚前,拼了命给儿子找对象,可一旦找到对象了,又不珍惜了,不是成天使唤,就是嫌这嫌那,有一种不把儿媳赶走不罢休的架势。

通常这样的家庭,并不团结,但很排外,这也看不顺眼那也看不顺眼,儿子结婚之前,窝里斗,儿子结婚之后,一致排“媳”。尤其是有兄弟姐妹的,更是将嫂子当“保姆”使,相当不尊重她。

在儿子结婚之前,他们家必定有一个人是家里的保姆,要么是没有话语权的父亲,强势的母亲。要么是承包所有家务的母亲,大男子主义的父亲。

父母没有家庭地位,兄弟姐妹价值观都扭曲

当儿子取了媳妇后,他们会改变“压榨”的对象,外来的那一个,便成为了牺牲品。

网上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和你的爱人更亲,那么你和兄弟姐妹的关系也不会太差;如果你和你的兄弟姐妹更亲,那么你的夫妻感情,就别想有多好了,更容易离婚。

 
 
写在最后

夫妻相处的时间,远比兄弟姐妹相处的时间要长。

到头来你会发现,最终能陪你走到最后的,只有你的另一半。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应该遵循爱人的正确顺序应该是:夫妻>亲子>父母>兄弟姐妹。

唯有夫妻,才是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4W+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